愛情常態|當我們渴望全部——謝春德的攝影作品「家園」系列
編輯部於 2023 年 7 月 18 日更新:2023 年 7 月 5 日,一篇臉書貼文描述自 13 歲起長期遭藝術家謝春德性侵。謝春德現已關閉臉書,目前對這項指控尚無回應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 7 月 6 日發出公告,將先行中止執行謝春德《NEXEN未來密碼》之演出製作工作。此項演出也獲文化部補助,文化部於事件後說明將會考量實際受補助對象研擬退回機制。
我們並不從此渴望局部。我們仍舊想要全部。全部的愛。即使我們總在後來的後來發現,從來不真正懂得全部,也從來不真正懂得什麼是愛。仍舊,仍舊渴望全部。
當謝春德擎起相機尋找家園,他要怎麼拍下全部的家園,或家園的全部?當景框必然形成割裂,攝影的本質正在消弭一個人對全部的想像與逼近,在這樣的時刻,他或許才能透過裁剪現實來重塑他對家園的全部情感。
他面對的不是眼前的家園,而是心中對家園的想像與構築。於是他走遍整座島嶼,拍下那些水色山青的局部、光影共存的居室角落、匆匆閃逝的片斷人形、幕後台前的碎角邊隅……,一小片一小角地,呈現他在整個家園深受觸動的時光。
一系列以「家園」為題的攝影作品,沒有故事,沒有情節,沒有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城鄉景色或人文風貌,卻捕捉住那些心與物的相遇情境。當他還沒啟程,當他還在路上,他無法說清什麼是家園。直到走過,走得徹底,景像都留在身後,真正的家園才開始顯影──這不也是愛情常態?
沒有人到達得了愛情的終點,只是抵達了盡頭又返回原點,終於明白:那時我們稱彼此為愛人,我們一點也不懂得愛,不懂得人。還想從一而終的時候就來到終點。兩個人別過頭去,再也沒有對望。在那樣的時刻,才發現愛過對方。有人懊悔,懊悔自己不曾察覺雙手盈滿。有人不再回頭,堅決不去談論那些無法回頭的時刻。
分開之後,才懂得了告別的不捨其實並不真切。真切的時刻,我們早已一點一點錯過了。愛著的時候,苦尋著更加濃烈的交會。直到告別,才發現愛著的時候雖然什麼都沒有然而自己什麼都不缺。
真切就是這樣的東西,你無法在意識清楚的時候擁有它,等到事過境遷,才會知道過去的自己一直處在真切的感受之中只是輕盈無覺。此刻再怎麼失落煎熬,都沒有過去的平淡來得真切深刻。於是,一切醒悟都是真實的,卻是如此不真切。
過去了,才開始擁有命名的能力,關於什麼是愛,什麼是人,什麼是錯過,什麼是不再。當我們渴望全部,全部的愛,我們僅僅只能任全部流過,保留那些我們仍舊可以辨識的,傷痕累累的,全部的自己。
【愛情常態】
我不知道愛情如果不是最暴力、最羞恥、最甜蜜的勒索,它還能是什麼?
這些是我在文學、電影、戲劇、舞蹈、繪畫、音樂裡所理解到的愛情常態。
【吳俞萱】
寫詩、影評,策劃影展與讀書會。
著有詩集《交換愛人的肋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