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影評|《史帝夫賈伯斯》:下了台的人生,是更過癮的戲

每週影評|《史帝夫賈伯斯》:下了台的人生,是更過癮的戲

作者張硯拓
日期25.01.2016

在《史帝夫賈伯斯》(Steve Jobs)的最後一幕,丹尼鮑伊(Danny Boyle)選擇了英國樂團 The Maccabees 的〈Grew up at Midnight〉一曲,搭配主角在女兒的注視中,踏上舞台,登上人生第一場(終於等到的)「成功」的發表會:歷史的鑰匙就在眼前,家人間心結已解,鎂光燈攝人,而全場的掌聲如海浪襲來......我們的主角終於笑了。不是狂妄的,不是自負的,而是終於明白凡人的幸福,那樣一笑。

那一刻電影結束。當賈伯斯終於站到世人面前,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。我記得當初看片,最令我激動的是:丹尼鮑伊果然喜歡這樣收尾啊!不論《127小時》片尾的那首 Sigur Ros 〈Festival〉,或《太陽浩劫》那墜入無限的光和熱——他的電影,總有人掉入深淵,生理的,命運的,環境的,實現自我之路的,再在最後帶著徹底崇敬的姿態擁抱「希望」。電影結束在高點,這是他的信念,這也是每一回擊中我的理由。

於是看完至今一個多月,片末的演奏曲〈Remember〉和〈Grew up at Midnight〉成為我生活的原聲帶,帶給我惶然不安的日子一點喘息,甚至一絲希望,足以暫忘焦憂,沉進去。文章至此,我甚至還沒提電影本身:《史帝夫賈伯斯》顧名思義,是真實人物的故事,一手打造蘋果品牌,並在最後十五年將它帶向「時尚科技精品」路線的賈伯斯,在 2011 年過世後,關於他的紀錄片、傳記電影紛紛問世,紀念/紀錄一個影響人類文明甚鉅的名字,然而沒有其他文本像本片凝聚這麼多創作能量——不只導演鮑伊,還有男女主角麥可法斯賓達(Michael Fassbender)、凱特溫絲蕾(Kate Winslet),一票各司其職推動劇情的配角:塞斯羅根(Seth Rogen)、傑夫丹尼爾(Jeff Daniels)、麥可史圖巴(Michael Stuhlbarg)......

更重要的是,這不只是丹尼鮑伊,更是艾倫索金(Aaron Sorkin)的作品。作為好萊塢最具份量的編劇之一,索金參與的電影都有他濃濃的風格:大量極其細節的專業術語,以戰場槍戰的速率在人物間拋接,讓不懂者也似乎聽出道理,更聽出執迷其中的趣味。《社群網站》的線上創業,《魔球》的數據心法,乃至《史帝夫賈伯斯》的對願景、設計、凡人與天才間鴻溝的呈現,都是靠劇本的力量,魔法一般飛翔。

更妙的是架構。索金/鮑伊這次選擇的,是呈現主角生涯三場重要的發表會:1984 的麥金塔,1988 的 NeXT,1998 的 iMac,三個年代三種攝影風格,三趟人生轉折與處境,一是世人追不上他,二是他繞道潛行,三是終於和歷史交會了。而在這三場會前——亦即,世人最熟悉的那個舞台上的他,的一個小時前——透過準備,或敘舊,或獨處,劇本巧妙地將賈伯斯的工作性格,私人情感,創業恩仇,乃至親情障礙等等全部交融交代,和下屬的權力階級,和家屬的難堪對待,和摯友的義氣衝撞,甚至是「復仇」子題,都透過話語和剪接,變成不下於孤燈下,冬風裡,劍客過招的刀光血影。三段各自四十分鐘的緊湊好戲,全結束在登台的光亮起:舞台如人生,但有些更真實的衝突和掙扎,是唯有下台,才有心思體會的。

而挺或不挺,信或不信,饒與不饒,全在一念之間。唯有當時間根本來不及了,你還在意的,才是真正放心上。

在這一切核心,是麥可法斯賓達演得讓人崇拜仰慕,又瞠目搖頭的賈伯斯,讓你就算明知這是過度拼貼、戲劇化版本的故事,看完還是忍不住相信:就是要這樣瘋又狂,如 F1 不斷換擋而不擔憂擦撞護欄的繞圈人生,才能有這些成就哪。他的確瘋,他當然狂,在他的身邊肯定是種折磨,但作為觀眾,真是看得樂趣橫生。

我還記得第一次認真注意賈伯斯,已是他生涯末期的 2008 年。蘋果的第一代 MacBook Air 發表會,我記得那天中午自己在辦公室,把當天凌晨的錄影從頭看到尾,在我還不知道這號人物時,已先被他行雲流水的演講風格收買了。當時只覺得這公司有這等能耐,打造出一個各方面都突破、接近完美的產品,讓他們的老闆可以在台上喝開水似的,一項項說出來獻寶,都不必避重就輕......好厲害啊!

當然多年看下來,才知道那看似隨性的談話,其實是精心設計過的,也肯定排練過 N 次的一場大秀。選什麼詞,依什麼順序,強調哪些而不知不覺略過什麼(這就是避重就輕啊),都是策劃好的。而能夠辦到喝水一樣自然,卻在上台前把這一切靠著偏執整備到最好,大概真的只有他一人了。

七年後,2015 年結束前,我搶先看到這部足以收入年度前三的電影,真的出乎意料。聰明,大氣,活力,火花等等詞彙,都不足以完全形容它。這是個知名奇才的傳記,是對文明發展史一重要環節的捕捉。更重要的是,這劇本透過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剖切、取樣,以少少的精髓散射出一人的心靈模樣。我愛《史帝夫賈伯斯》的大膽,愛它的節奏,愛它見微知著的創意企圖心。這是我今年心目中的奧斯卡最佳影片。

張硯拓
1982 年次,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、產品企劃師,現嘗試寫作。經營部落格【時光之硯】多年,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;信仰:「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。」

#艾倫索金 #丹尼鮑伊 #賈伯斯 #張硯拓 #電影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張硯拓
圖片提供UIP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