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影評|《奇異博士》:110分的食材炒出80分的菜

每週影評|《奇異博士》:110分的食材炒出80分的菜

作者張硯拓
日期01.11.2016

直接說結論:劇情中等,演出中上,特效中上,笑點勉強,整體而言是一部 75 至 80 分的電影。但上面說的每一項,我都期待更高的。不論題材,演員,概念,製作成本⋯⋯都有潛力,甚至根本有「責任」要更高。看完《奇異博士》(Doctor Strange),我感嘆漫威電影系列已經快要像很多大片廠的英語動畫:製作精美,人物討喜,敘事平順(不然小孩哪看得懂),主題正向。品質都維持在一定水準,所有人看完都算是喜歡(難怪爛番茄分數那麼高),但要期待新創舉?期待在形式上,結構上,思想上或劇情上大膽突破?還是別了,那只會失望。

但這世界明明就不該是這樣子。或我該說:這裡號稱的「無限多重的世界」,明明不該只有這樣。《奇異博士》的題材讓它把重心放在自我的重新定位,心靈和肉體的主從關係反轉,對時間和空間(過去現在未來/這裡那裡)等等認知的全新理解,這是非常大的題目,包裝在奇幻魔法裡絕對可以很迷人,找來世界頂級的演員演出導師/叛徒/救世主的金三角,只要有夠好的劇本,更可以立地成就一套經典劇。結果呢?

結果,先讓我從大家都說讚的視覺效果說起。沒錯這片的特效很震撼,沒錯那些美術設計很迷人很過癮,但事前寄與超級厚望的我,一邊看一邊腦袋裡的聲音是:這些東西我們不都看過嗎?從最明顯的《全面啟動》、《2001:太空漫遊》,到《接觸未來》和一點點《幻想曲》,再到他們自己家的《蟻人》,這些視覺都沒有離開過去的範疇。當然這也不需苛求,真正讓我失望的是:這些視覺的背後是沒有「意義」的。

看完當天晚上,我重看了《少年Pi 的奇幻漂流》,那片的特效也許沒這麼酷炫,但它有另一個重要的特質:沈澱。要講心靈的語彙,性靈的頓悟,不能沒有沈澱。更重要的是那部片還有「喻意」,所有視覺效果是為了象徵而存在的。很多人形容《奇異博士》的特效說像吃了迷幻藥,我沒吃過無法判斷是否妥貼,但這說法正好暴露了一個問題:迷幻藥帶給你的幻覺不會啟發心靈。它給你快樂,放鬆,心思馳騁,但是沒有意義。不會有領悟,不會有新觀點,不會打開你理解這世界的鑰匙孔。

更何況,這一切——包括視覺效果本身,以及背後關於「多重現實」的概念及心理認知教學,除了在受到啟蒙和訓練的過程,以及正反兩派打架的場面出現之外,沒有對故事發生作用。這個現實不是唯一的現實?你的細胞可以聽命於心靈重組?在這宇宙之外還有無限多個宇宙?這麼多概念這麼驚人,明明可以靈活運用讓劇情讓場面讓敘事結構都大翻轉的,怎麼這些魔法師仍然像是只擁有「任意門」和「在打鬥裡修改戰場地圖」兩個能力而已?

尤其,這劇本還大氣凜然地宣告:「忘掉所有你自以為知道的」。事實上最忘不掉最放不下的,就是漫威自己。《奇異博士》幾乎尷尬地映照出了 MCU(漫威電影宇宙)現下最大的問題:為了嵌入既定的世界觀,單一角色的事件只能在一定規模之內發生,這是好一陣子的困境了,而他們這次也的確想了兩招,明顯為了解套:

第一招叫鏡次元(Mirror Dimension)。在鏡次元裡發生的一切,都不會影響現實世界,片中包括練功和正反派纏鬥,都是躲在這個次元裡,但這正是本片最大的問題:「鏡中世界」的概念,理應是映照內心世界,而內心世界放大你我所思所想所感,更體現你我真實的心性⋯⋯但這裡沒有,鏡次元沒有心靈層次的意義,只是個物理空間概念,只是 RPG 進入打鬥狀態跳出來的戰場擂台——而且看看那些打鬥,地圖一直變動,人在其中的行動卻還是 XYZ 軸,根本稱不上是心靈戰鬥。

於是這概念本身也彷彿「大銀幕」,在上面發生的一切都是假,讓人看到非常多可能性,那些可能性又被投射在一張 2D 的畫布上(或如果你多花點錢,就是一個比現實仍少了非常多維度的所謂 3D),正如古一(Ancient One)在史傳奇的身上看到無限可能性,我則看到它們都被壓扁成只剩萬花筒的鏡面,而且是只有視覺價值,只在打鬥的時候擾亂一下彼此的萬花筒。

所以我說漫威露出馬腳了。為什麼要創造一個鏡中世界?不就是因為所有這些天翻地覆(literally)都不能溢出這部片之外,不然就又掉回了「搞這麼大怎麼可能其他英雄都沒來關切」的老問題?由此延伸的第二招叫做時間倒流,片尾的大戰即使搞到宇宙都要被融合了,因為最後可以倒流,也就船過水無痕——呃不對,是船根本倒車回去了。

而原本非常期待心靈的認知、或至少對 MCU 世界觀的認知被好好提升的我,看完真是覺得:《奇異博士》把 Doctor Strange 這個題材浪費掉了。尤其是在珍貴的第一集,沒有其他英雄需要顧慮的第一集,可以好好塑造人物及角色意義的第一集,這劇本竟端出一個跟其他學長們的首部曲幾乎沒什麼兩樣的套路,而且還走得很趕。看的過程我一再想起性格很相似的《鋼鐵人》,那部片前半把東尼的凡人/煩人性格講得多滿多足,不只有事故前的模樣還有事故後的覺醒,口氣是穩的,人物是活的,看完自然印象深刻。相對的《奇異博士》全片的節奏趕趕趕,尤其前半從行醫到車禍到潦倒到求助,全部快得像在趕旅行團,好像怕多演一點就被發現這很像《開戰時刻》,根本沒有足夠的篇幅和呼吸,讓觀眾吸收,讓角色落地。

寫到這我突然覺得,那句「忘掉所有你自以為知道的」其實還有另一層涵意吧:忘掉你早就看過這些故事脈絡、人物結構無數次了(拜託)。但沒辦法,我不只歷歷在目,我根本如數家珍。《鋼鐵人》、《美國隊長》、《蟻人》片中的角色心路,導師原型,叛徒心態,全部回收再利用,而且還講得這麼匆忙又淺薄。看到最後的魔王戰,以及那個有夠硬凹的第二隱藏片尾,我甚至想起某部現在已經被劃入黑歷史的綠 CG 制服英雄片⋯⋯

最後,最不可原諒的一點是:這部片的主角可是「BC」班乃迪克康柏拜區。他可是「The BC」啊!找來這樣頂級的人選,搭配更是殿堂款不隨便下鄉的蒂妲史雲頓,結果看完只有一兩場戲算是亮點(還真沒看過白女巫一直露出這麼頑皮的笑容,算是新收獲),深沈不夠沈,典雅不夠雅,帥氣更是不夠帥氣。演技而言魅力而言,BC 絕對不遜色於小勞勃道尼,但《鋼鐵人》讓我看到主角的明星味整個迸發出和電影本身的氣質、劇情一起加成燃燒,《奇異博士》卻讓我覺得:BC 被困在那身造型裡,綁手綁腳,要傲慢要深情要脆弱要昂然,都不是。

總之,我只能說我真的不知道漫威是志得意滿,還是其實太保守小心?總之它低估它的觀眾了。現在只能期待當初《美國隊長》一到二的奇蹟能再重現,下一次讓我們看到匹配這演員、更匹配這角色的精彩發揮好嗎(拜託)?

 

【張硯拓】
1982 年次,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、產品企劃師,現嘗試寫作。經營部落格【時光之硯】多年,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;信仰:「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。」

#奇異博士 #漫威 #每週影評 #張硯拓 #電影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張硯拓
圖片提供博偉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