饗法國|「法國人似乎總能自然地討論哲學或人文,讓人羨慕。」──專訪沈騏

饗法國|「法國人似乎總能自然地討論哲學或人文,讓人羨慕。」──專訪沈騏

作者BIOS monthly
日期26.10.2015

近期以廣告導演為主要身分的沈騏,數年前至英國進修電影理論返台後,拍片的志向也愈加堅定,在廣告界熟悉了商業邏輯,如今他開始籌備自己的劇情短片。曾經藉由 90 年代的「絕色影展」大量接觸法國與歐陸電影,並發現其中的哲學思維與社會意識是那麼普遍,然而留學時期的那趟巴黎之旅,他坦言並沒有留下太好印象,但隨著心境與旅行方式的轉變,似乎已是時候再給一次機會,用不同眼光重新體驗法國的文化與生活。

Q:在法國旅行經驗中,發現哪些不同於自己想像的生活與文化?

我重新找出那次的照片來看,感覺非常微妙,老實說當時對巴黎一點好感都沒有,我那時很常做背包客,在所有背包客旅程當中,就是在巴黎的地鐵站碰到便衣警察對我亮槍,巴黎的服務態度多半不太好。有一個 term,巴黎症侯群,是關於一些日本人,尤其是中年婦女,因為對巴黎有一種透過電影、流行文化等而產生的羅曼蒂克幻想,但當第一次去法國卻發現他們對待人的方式非常粗魯,因此非常震驚甚至心靈受挫,有點像創傷症候群,回國後得去看醫生。巴黎人比我想像中來得更冷漠,好像每個人都是一座島。

Q:也有其它正面或新奇的體驗嗎?

我很喜歡盧森堡公園,當時是 10 月多去,景色很蕭瑟,樹葉都掉得差不多,但我覺得非常美,在英國唸電影時,曾寫過篇論文談論蔡明亮,他取過杜樂麗花園的景,也是很蕭瑟的,不知為什麼,巴黎的天空在我心中是灰色的,不是英國那種落雨的灰,而只是單純的灰。那時我還記得有天晚上和幾個一起旅行的朋友,大家騎著公共腳踏車,在巴黎市區大街上一路比賽狂奔,都已經 28、29 歲了,卻還像國高中生一樣狂飆,那個狀態非常有趣,有點瘋狂和無所謂、不在乎,當時的印象到現在都還很深刻,像是一種年輕時專屬的瘋狂,不顧一切的感覺。

在巴黎時,我喜歡坐在龐畢度前面的大廣場,看一群老頭玩類似槌球的遊戲。看他們在比賽,談天說笑,雖然你不懂遊戲的規則,更聽不懂老人間彼此的對話,但那些很生活的事情非常吸引我,因為那很真實,而且這些畫面是我一旦離開就很難再接觸到的。

我曾經在艾菲爾鐵塔上有過一段偶遇,上艾菲爾鐵塔是分兩階段,當我排隊正要上第二段時,前面的人正好是當天最後一組名額,我和後面一個韓國女生就被留在那一層,有點像《Before Sunrise》,我們都是自助旅行,那時只剩我們兩個,兩人就在鐵塔上聊天,我還記得那晚鐵塔風很大,很冷,她是念建築的。回到台灣雙方還通信了一陣子,那是如今對巴黎鐵塔最深的回憶。

Q:對法國飲食有什麼記憶?

背包客很窮,一到任何地方下褟,就會研究哪裡有超市,去買麵包、土司、火腿、生菜做三明治解決一餐,省下一筆錢後去吃一次好吃的,我去吃了蝸牛,就是最傳統的香蒜、巴西里和黃油做的 Sauce 然後配麵包條。這麼多年過去,如今對蝸牛的味道早已忘了,但我很清楚記得當時第一口吃下去時,內心的感受非常強烈澎湃,那晚我一個人吃了六顆,那股衝擊到現在都還很懷念,下次去肯定會再回味一次。

相對於英國來講,法國超市賣的東西可以預期風味會比英國好非常多,因為我感覺英國許多人對吃的態度是「有吃到就好」。世界上唯一能跟中國菜匹敵的就是法國菜,這兩國的人一定都非常在乎吃,但是如何吃和看待這件事的方法不太一樣,比如說我吃過米其林一星的餐廳,我覺得那是某種品味或喜好的人去決定的,但可能完全不適合我,我很討厭吃擺盤非常講究、非常精緻的東西,覺得好彆扭,對於吃,我不太喜歡有這麼大的負擔,只是法國料理在透過包裝、媒體行銷的傳播後,給我們的印象常常是很精緻、昂貴,近幾年才看見比較多小酒館的出現。

Q:最早接觸的法國電影?它們讓您留下哪些對法國的認知?

《四百擊》、《斷了氣》等等,很久以前有個我覺得很棒的影展叫「絕色影展」,當時他們引進了各式各樣的電影,但很大比例不是美國電影,法國片有像《艾蜜莉的異想世界》導演的《黑店狂想曲》和《驚異狂想曲》,還有文森卡索的成名作《恨》。我對《恨》的印象非常深刻,他讓你看到巴黎,或是法國的陰暗面,她的貧窮,社會階級、教育、種族等的差異。這幾年我喜歡一部很清新的作曲是《雜貨店老闆的兒子》,因為我本身喜歡公路電影這個類型,它有這個影子,但故事是圍繞著故鄉與家庭的人際關係上。

我也非常喜歡布列松,他是個很獨特的導演。他拍片、描述心理狀態的手法是用很多暗示性的東西去講述故事,當中我最喜歡的是《死囚越獄》,布列松很愛拍特寫,然後用類似照片的方式,搭配角色內心的獨白來呈現。在看的過程中給你很多線索去拼湊,因為他留了很多空間,所以也給了你更多的參與感。在相較新浪潮時期其他幾位名氣更響亮的像高達、楚浮,我覺得布列松是更特別的導演。

Q:您從法國電影裡看見哪些特有的文化元素?

法國電影常給人一種哲學性的思維,像左派、布爾喬亞、哲學、社會學等領域的東西,對他們來說都好像顯得理所當然。《恨》就是一部關於在資源困乏的貧民區年輕人的故事。他們到巴黎都會區時,就像土包子去到城市,當他們在貧民區時,年輕人基本上都非常痛恨警察,但到了巴黎,警察竟然會對他們說「請」,這讓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,因為郊區警察都是直接揍他們或陷害他們。

而像之前提到的布列松,他電影裡因為常有角色內心的獨白,很容易會流露出一股意識流的感受。電影一定會跟創作者所生長的環境、文化與個人經歷有關。廣義上來看法國電影,肯定也是跟他們從小的教育、怎麼去認識這個世界有關,這是很根本的事情。為什麼我會這麼喜歡《恨》這部電影,就是因為它讓我看到法國的另一面,它其實反映了那時的社會狀態的某個面向,很真實,或至少我覺得真實。它講的是一個現象,而不是一部純商業導向的電影。《雜貨店老闆的兒子》故事發生在普羅旺斯,但電影裡頭讓你知道,普羅旺斯不只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的風光明媚,景色的確優美,但同時也存在人口外移、老化,有著行動不便的老人、獨居的村民……它講的其實也是這個社會的真實現象。

重新看了這些喜歡的法國電影,強烈地感覺到這些片都揭露了這個土地真實的情況,會讓我想,當我開始準備做自己的電影時,是要做很商業邏輯思維的片呢?還是當中如何去呈現台灣這塊土地的一些狀態?而這些狀態、現象,可以怎麼被看見?用怎樣的視角和觀點去呈現?

就像《異鄉人》這本書,所謂的存在主義很自然地被揉捻進故事裡頭,而且充滿想像畫面!他們好像可以很自然地討論哲學或人文,這點還滿令人羨慕的。又或是流行、時尚文化,高堤耶在《黑店狂想曲》或《第五元素》中服裝造型的那種想像力,其他人沒有就是沒有,就是想不出來,從小看過那麼多好萊塢經典後,有機會再接觸到像法國等不同世界的電影,給你的衝擊是非常大的,你明瞭世界不只是這麼回事,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。

【Oh! Terroir 饗法國 烘焙文化展】(已結束)
Oh! Terroir 饗法國烘焙文化展,10.30—11.1 台北統一阪急百貨 2 樓戶外廣場巴黎即景。透過與法國風土、文化的結合,展現台灣烘焙業者的軟實力,以及與國際間的交流,並藉此讓民眾體認法國生活,深入法國民間邀請而來的表演藝術家、旅法的名人與職人對談、法式美食電影播放⋯⋯微涼的初秋,邀您漫步台北巴黎!

#沈騏 #饗法國 #飲食 #法國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孫志熙
攝影李晨瑜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