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影評|《薩利機長》:一百分的英雄,一題都不能錯
看完《薩利機長:哈德遜奇蹟》(Sully),我發現有句話被藏在不起眼的地方,卻是點亮整部片的關鍵。那就是出現不只一次的:「從來沒有人成功在水面迫降過」。這暗示著機率多低,機長本身的技術多高超,還包括在那當下,(航空知識相對豐富的)空服員們和執行降落的機長副機長,需要克服多大的恐懼。
另一方面則是:如果這決策是錯的,亦即迫降河面根本沒必要,那他帶給機上所有人的生命多大危險?
(不過話又說回來了,在那當下,究竟有多少資訊可以幫助他判斷「必要」或「不必要」呢?)
且讓我先拉遠來談。《薩利機長》改編自將近八年前的知名事件,一架載有 155 人的美國國內線班機在起飛後數十秒,就因為鳥擊雙翼引擎而動力全失,起飛後三分半鐘,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面上。機上所有人平安生還,成為航空史上「最美好的意外」,這基本劇情大家都知道了。記憶力好的觀眾,甚至對當年聽說的瞬間嘖嘖稱奇的心情,都還有印象吧?
然而,前後僅僅 208 秒的事件要拍成電影,勢必得找地方挖深、撐滿,這部劇本選擇的兩個手法雖然都不算新,但力道足、效果也夠。一是把整體焦點放在「事後」,以機長受到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(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, NTSB)調查而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,釐清自己沒有疏失的過程為主,二則是在這期間,多次從不同角度重述整個事件,甚至在每個角度裡還漂亮地轉換視點,把機長、乘客、救難人員、塔台管控等等各方面都照顧到了。
而這從頭到尾,是漂亮的節奏掌握,流暢的資訊交錯,水準以上的配角群搭配頂級的主角,加上恰到好處的緊張感。八十多歲的克林伊斯威特(Clint Eastwood)導起片來,依然一再有亮點,記得有個鏡頭是湯姆漢克(Tom Hanks)在夜裡的紐約慢跑,他跑過一座橋,而燈光把他的黑影放大在後方一陣煙霧上,那畫面味道十足。另一是後段重演迫降後,各方救難人員聚來,直到一艘船靠近放下逃生梯,這時候背景的鋼琴聲落下,我才注意到:剛剛一整段緊繃的場面都沒有配樂。而這一刻,舒緩人心的音符,提醒了你我剛剛有多麼屏息。
所以這當然是一部沒話說,技巧非常成熟的「好看」的電影。他想表彰的人物典型:一個平凡英雄的風範,也傳達得很成功。但在看的過程,我一直忍不住想延伸思考另外一些事。
首先是這劇本,既然聚焦在事後調查,顯然就不是想描述危機有多凶險,機長多英勇,而是想辯證「英雄的資格」。它甚至把 NTSB 的態度修改得比史實上「有敵意」(先不說那是惡意)得多,也修改了一些旁證,像是一開始以為第二具引擎還有動力(事實上沒有這樣誤傳),或電腦「飛回機場」的模擬都很成功(事實上只成功 8/15 次,加上 35 秒的反應時間後更是直接失敗),或讓主角最後在聽證會上戲劇性地「突破盲點」⋯⋯
這一切,都在營造一個對立氣氛,讓觀眾在一部商業片裡區分出好人壞人,並藉此點出大眾/媒體對於製造和推崇英雄充滿熱情,但對於「檢驗」他們更樂此不疲,且毫不留情的心態。在這案例裡,要求機長的判斷和電腦一樣完美,事後模擬成功的選項如果被他判斷「不可行」,那就是他的錯——問題是,在那當下,真的有足夠儀器和數據幫助他做決策嗎?
或許更重要的還有:假使他就是得靠經驗和有限的資訊做出(主觀的)判斷,而這主觀最後被證明是錯的,那麼他確實是做錯決策的人,他的疏失讓機上所有人承受了不必要的生命危險。但劇中還一度出現記者的問句:他究竟是英雄還是騙子?讓人直覺想問:犯錯就犯錯,但這樣就變成騙子,又是怎麼回事?
而其實我知道答案。這是劇本想凸顯大眾和媒體過度評斷人、愛貼標籤的現象,尤其現實裡的薩利機長是以謙虛、低調、一再強調自己不是英雄而受敬重的,這樣安排正好可以襯托他的性格,當媒體邏輯變成:「你犯了錯還配稱英雄嗎?」,你我替他補上了內心對白:我從來沒有說自己是英雄,我也不想被當英雄。現在卻說我是騙子,我到底騙了誰?
而這一切,最後都在一層層澄清過後,一關一關被扳倒,證明了機長的判斷是對的,他的英雄稱號實至名歸。初看覺得「好佳在」,進一步想則不免覺得可惜。畢竟這種種戲劇化的改編,把 NTSB 變成近乎找碴、像一群眼紅的小心眼人類,反而凸顯了我的另一個好奇:萬一最後證明他錯了,那麼我們的社會會如何對待這個人?如果他真的曾置大家的安危於不必要的險境,那最後終究挽救了所有人的這件事,就變得不足為道嗎?我們就完全不需要尊敬這個人嗎?
而那個「萬一」,最後沒有機會被討論,卻是我覺得更需要的。
這也讓我清楚看到改編故事的兩難。看到原本可以更深入挖掘的精彩灰色地帶,在地平線遠方浮現,最後又被收起,成了海市蜃樓。也不免讓我在看完電影心滿意足、情感被撫慰之後,事後再回想,覺得有一點點點可惜了。
【張硯拓】
1982 年次,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、產品企劃師,現嘗試寫作。經營部落格【時光之硯】多年,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;信仰:「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