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影評|《倫敦呼叫》:青春往往就是衝擊的故事

每週影評|《倫敦呼叫》:青春往往就是衝擊的故事

作者張硯拓
日期18.09.2017

1977 年 10 月 21 日,The Clash 樂團帶著他們的出道同名專輯來到愛爾蘭,在三一學院(即都柏林大學)表演了他們巡迴演唱會《Get Out of Control Tour》的其中一場。那天在台下,有個剛成立不到一年,團員們十六七歲的樂團前來朝聖,非常多年之後,樂團的主唱和吉他手各自被問起,都說這是他們人生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演唱會。

那是個國際局勢灰暗,經濟成長撞到天花板,年輕人遁入藝術的世界尋找出口和理想性、卻已顯得疲乏的時代。龐克(punk)的風潮吹越大西洋,結合日不落帝國餘暉不再的萎靡空氣,催生了性手槍樂團(Sex Pistols),以及像 The Clash 這樣的直莽堅決之力,發出向世界反擊的聲音。那所謂英式龐克之魂,不只感染了當時的音樂創作,更衝擊了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,讓他們帶著憤怒,心繫公理,以及最重要的:朝向有建設性的方向,生出面對未來的力量。

那力量可以「波及」愛爾蘭海的另一端,在英格蘭本地就更不用說了。而《倫敦呼叫》(London Town)在四十年後誕生,所說的正是這股力量。十五歲的主角切伊住在倫敦東北區的小鎮,獨力撫養他和妹妹的父親白天經營樂器行、晚上開計程車,儘管是個身材高大的男子,卻吃力得難以負荷。而母親老早拋下他們,到城裡去追求「音樂夢想」,這樣的切伊對擔不起這個家的爸爸,是有點看不起的,反倒隱隱然嚮往著媽媽的生活。當母親捎來召喚,連同神秘的女孩所代表的音樂啟蒙,在切伊的面前打開一條未知之路,父親卻在這時候病倒了。在身兼父母職照顧幼妹、照顧自己,甚至是賺錢養家的同時,切伊也經歷了音樂的、社會的、青春情愛的啟蒙。

這一切疊合成的故事,它的層次和企圖心都超乎我預期。就題材而言,《倫敦呼叫》當然讓人想起去年的《搖滾青春戀習曲》(Sing Street),甚或多年前的《成名在望》(Almost Famous),然實際看了才發現,它比它們更勇敢——它沒有把音樂當成解藥,或當作夢想本身,而是僅僅作為象徵性的召喚。真正重要的還是讓主角成長,面對家庭與社會現實,變得更有擔當。

那麼,讀到這一定忍不住要問了:The Clash 在哪裡?在《倫敦呼叫》中,由強納森.萊斯.梅爾(Jonathan Rhys Meyers)把主唱喬.史楚默(Joe Strummer)演得唯妙唯肖的 The Clash 樂團,比較像是精神導師,是喚醒的力量,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機器大神(Deus ex machina)。這些部分——連同主角和史楚默甚至變成好友的安排——當然是偏向浪漫的,但樂團元素並未喧賓奪主,主角切伊自始至終、也都沒有長出一個音樂夢,沒有變成「搖滾樂拯救世界」,這些都令我激賞。這不是史楚默或是 The Clash 的故事,而是切伊的故事。或者應該說,是一代青/少年被龐克精神衝擊、改變,從而成長了的故事。

這也讓我回頭檢視起自己的成長:我在剛考完大學、十八歲的年紀,認識了文章第一段所說的那個晚輩樂團,他們叫做 U2。彼時 U2 已經是成立將近二十五年、生命比 The Clash 多出一倍有餘,創作風格與心態都經過多次的劇烈轉變,來到生涯「後期」的樂團了。但我回頭聽他們早期的音樂,感受那些旋律,那當中的空間感,為那些深情而著迷。我不敢說自己遇過多大的困境,需要從音樂裡尋找求生意志,但是那些嚮往,追尋,迫不及待的訴說,還有深沈厚實的情感,至今已經十七年了,帶給我的養份依然源源不絕。

說起對 The Clash 的記憶,U2 的主唱 Bono 形容他們「聽起來就像革命的聲音」(it just sounded like revolution),他說The Clash 在台上的架勢彷彿在宣告:這是一段公益宣導——但是有吉他伴奏(this is a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— with guitar)」,還強調他們穿的可是軍靴,不是勃肯鞋;吉他手 The Edge 在 2003 年引薦 The Clash 進入搖滾名人堂的時候,則是用上 rage and commitment 這兩個關鍵字——沒有前者,不會有真誠的能量。沒有後者則不能真正帶領世界向上。

音樂的力量,或者說藝術浪潮的力量,足以改變你的視野,重構你跟想像中的未來的關係。那天在一場講座裡,有聽眾問起認識音樂的脈絡,那當下我腦袋翻出來的資料不夠多,但後來想想,讓我認識多數樂團的緣由,都是電影。譬如我因為《百萬大飯店》認識了 U2,因為《Once》愛上 Markéta Irglová 與 Glen Hansard,因為李歐納.柯恩(Leonard Cohen)的紀錄片《你是我的男人》而注意到 Rufus Wainwright 和 Nick Cave,因為《蜘蛛人三》聽見了 Snow Patrol(讓那部難看到爆炸的電影終於有了點價值),更因為《瑪麗安東尼》而驚喜發現 The Radio Dept. 與鋼琴家 Dustin O’Halloran⋯⋯

這些是我的青春背景音樂。是不斷在向我呼叫的人生導航曲目們。這些也都是,屬於我的衝擊故事。

 

【張硯拓】
影評人,1982 年次,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,經營【時光之硯】部落格及粉絲頁十年,著有電影散文集《剛剛好的時光》。信仰:「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。」

#The Clash #倫敦呼叫 #每週影評 #U2 #時光之硯 #張硯拓 #電影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張硯拓
圖片提供翻面映畫

推薦文章